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普希金是哪国人?俄国诗人普希金

时间:2023-04-24 09:03:54

提到俄罗斯,能让我们想到的,除了浓烈的伏特加,高挑的俄罗斯美女,以及天寒地冻的冬季外,战斗民族的彪悍作风,也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中世纪,俄罗斯贵族们在自身尊严和名誉受到威胁时,总是用约架决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言不合就开干,就连普希金这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诗人,也是决斗场上的常客,在其短短38年的人生经历中,其挑起和接受的决斗多达30次之多。

那么,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太阳”的普希金,一个情感丰富的伟大爱情诗人,为何会热衷于用决斗的方式解决男人间的矛盾,又为何在最后一次决斗中被枪弹击中腹部,就此离世呢?

一、情感丰富的贵族子弟

作为俄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只活了38岁的普希金,却为后人留下了永垂不朽的文学成就,在他的作品,爱情诗歌和小说占了绝大部分,而这和他多情的性格及丰富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出身于俄国沙皇时代的一个莫斯科贵族家庭,他从小饱读各类爱情诗篇和小说,这让他对于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可以说,他的爱情诗集,基本上是他丰富情感史的回顾。

不过普希金和一般多情男的不同在于,他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恋爱中的幸福、嫉妒和相互伤害等情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与每个人心灵共鸣。

普希金早在圣彼得堡皇村中学就读时,就暗恋上了一位同班同学的姐姐,当时,这位名叫巴库妮娜的女子时常去学校看望她的弟弟,她优雅地谈吐,以及多才多艺的气质,无不让少年时的普希金神魂颠倒,但是这仅仅是他的单相思,1815年时,16岁的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人生首篇爱情诗《我曾经感到幸福》,此后又为巴库妮娜写下了不下20首情诗。

中学毕业后的普希金,在圣彼得堡的外交协会当秘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不少反对沙皇专制的贵族青年,并写出不少讽刺当权者的诗歌,终于在1820年被流放俄国南部的敖德萨。

(情感生活丰富的普希金)

凭借在文化界的崭露头角,普希金在流放地受到管辖敖德萨,同样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沃隆佐夫公爵庇护,不仅没有吃到苦头,还经常出入公爵官邸,参与公爵夫人举办的文艺沙龙。

1824年,有关普希金和公爵夫人有染的谣言传得妇孺皆知,戴了绿帽的沃隆佐夫公爵醋意大发,把普希金幽禁在米哈洛夫斯克村不许外出,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将心中的郁闷和对公爵夫人的思念,写成了《为了怀念你,我把一切奉献》的著名爱情诗篇。

不过这种郁闷和思念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和少女安娜·彼德罗夫娜·凯恩相识后,普希金很快爱上了这个村里最为漂亮的姑娘,并写出了其爱情诗排行榜前三名的《致凯恩》,该诗经过谱曲后,曾在俄罗斯广为传唱,至今都深为人们喜爱。

二、崇尚决斗的决斗狂人

很多人不理解作为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的普希金,为何会为了一两句侮辱性的语言而冲动去决斗,最终丢了性命,事实上在沙俄时期,决斗是俄罗斯上流社会男人之间解决争端的最高礼节,只有身份相当的沙俄贵族,才有资格举行决斗,而普希金在当时热衷于决斗来证明自己是出了名的。

(俄国贵族间的决斗)

普希金的第一次决斗是在17岁时,在一次舞会上,因为争夺少女罗沙科娃,他不惜向自己的亲叔叔汉尼拔发起决斗挑战,不过在家族的干预下,挑战最终不了了之。

1819年,普希金写了一首诗嘲讽自己的朋友基西尔贝,被激怒的对方当即脱下手套扔向他,向他发起决斗挑战,决斗开始后,基西尔贝率先开枪,但并没有击中他,而轮到他开枪时,他扔掉了手枪,并想拥抱对方,但是基西尔贝却仍然愤怒地拒绝了他,还向他大喊:开枪吧,懦夫。不过最终普希金说服了对方,两人重归于好。

1822年时,在一次舞会上,因为对于放不同的乐曲争执不下,普希金和中校军官斯塔诺夫相约决斗,军官首先开枪,但没有射中,而普希金则让子弹从军官身旁飞过,决斗也就此结束。

1827年,普希金租住在摩尔多瓦一个贵族家中,因琐事和房东一家产生了争执,愤怒的诗人当场向对方发起决斗,最终,两人都开了枪,但都没有击中对方。

(普希金和娜塔莉雅)

除此之外,诗人还有其它二十余次决斗,最终都被取消,在他短暂的38年人生中,所经历的决斗就达30次之多。

三、最后的决斗

1829年,普希金在莫斯科参加一场舞会时,对当时的俄罗斯第一美人娜塔莉雅一见倾心,但有着包括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内诸多贵族追求者的娜塔莉雅,却对他的幽默与才华毫无兴趣,一口回绝了他的求婚。

这让一直情场得意的普希金大为郁闷,在屡次受到冷淡和敷衍后,他心灰意冷回到圣彼得堡,每天借酒浇愁。直到第二年夏天,两人在一次舞会上再次偶遇,在使尽浑身解数,充分展现自己的幽默和文艺天赋后,他才逐渐赢得了女神的好感,并求婚成功。成功抱得美人归的普希金,此后和妻子在六年间生了五个孩子,但是两人的婚后生活却并不幸福,娜塔莉雅对于文学毫无兴趣,只是追求奢华的生活和享受,这让普希金很快债台高筑。

(最后的决斗对象丹特斯)

凭借第一美人的容颜,婚后的娜塔莉雅仍然不乏追求者,这其中来自法国的没落贵族子弟丹特斯,更是严重破坏了普希金家庭的安宁,这位看上去体格健壮,风流潇洒的好色之徒,毫无顾忌地和娜塔莉雅约会,弄得整个俄国上流社会人尽皆知。

而丹特斯的义父,荷兰驻俄国大使盖克恩,还写了一封署名“绿帽子证书”的匿名信,寄给普希金对其进行羞辱,于是,彻底被激怒的诗人向丹特斯发起决斗挑战,双方约定,谁若失败便离开娜塔莉雅。

1837年1月27日下午4时,普希金在一家甜品店,喝完他人生的最后一杯咖啡后,在决斗见证人丹扎斯陪同下,乘坐雪橇来到决斗场地小黑河畔,当时,天空阴云密布寒风凛凛,和以往的决斗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双方积怨颇深的真正意义上的决斗,最终,获得率先开枪权的丹特斯击中了普希金的腹部,而倒地的普希金则开枪击中了对方的臂膀。

(决斗中弹的普希金)

此后,见证人丹扎斯将普希金拉回圣彼得堡的家中,当时他已失血过多,而医生们又决定保守治疗,不实施手术,只是用冰块止血和绑带包扎,这让普希金疼痛难忍。

28日凌晨,普希金腹部肿胀,脉搏微弱,他让人将妻子和孩子们叫到床前,与他们告别,此后他的精神一度好转,但一天以后的29日下午14时45分,他的伤情再度恶化,在吐出一句“生命结束了”之后,终于停止了呼吸。

在普希金去世一百年之后,苏联医学院院士卡希尔斯基认为,如果当年能立即手术,取出子弹,将打烂的肠子及肌肉进行缝合,再用抗生素处理创口防止感染,那么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本应能继续照耀,不至于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