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争议需要哪些程序
调解争议通常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调解的准备阶段
调解员收到案件材料后,会梳理争议的核心问题,启动调解程序,并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调解员会做好阅卷笔记,包括纠纷类型、产生原因、争议难点和个人观点等。
调解的启动阶段
调解员向各方当事人明确其权利义务、调解的法律规定、调解流程、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司法确认申请等事项。
调解员介绍自己及其他参与调解的人员,如“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并说明回避规定,对无关人员进行劝离。
各方的陈述阶段
通过各方的陈述,还原纠纷产生的过程,梳理争议点,发现分歧所在。
双方可以在调解员同意后随时表达观点,互相补充后进行简短辩论,或当场提出纠纷解决方案。
确定共同点和分歧点
在各方陈述和初步沟通后,明确纠纷的基本轮廓,找出共同点和分歧点。
纠纷受理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符合受理条件的纠纷,会及时受理并进行详细登记。
告知义务
在调解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应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调查分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全面收集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以查清纠纷事实,并如实做好记录。
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拟定调解纠纷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调解的重点、难点及可能采取的调解方法和策略。
实施调解
确定调解人员,可以是调解委员会指定的调解员,也可以是当事人选择的调解员。
通过召开调解会议,促进双方当事人就解决争议达成一致意见。
达成调解协议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自愿达成一致意见,消除纷争。
调解结束
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二是没有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的,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