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拼经济,广州这五个信号不同寻常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在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影响全年全局。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摩拳擦掌,掀起“拼经济”的热潮。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一开局便“蓄满力”“拉满弓”,变换队形、创新打法,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担当。
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外企高管纷纷造访、民企巨头持续加仓……站在聚光灯下的广州,一季度迎来“泼天的流量”,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民企、外企、央企,各种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大家“用脚投票”,坚定选择广州、加码广州、深耕广州。五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展现出广州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发展活力。
“选择广州就是选择机遇,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这句含金量十足的话,在过去已经一次次被市场证实,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必将也会成为各类资源要素持续加码广州的底气所在。
如何看待广州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聚焦人才、外企、民企、产业、政策五个方面的关键词,深度解码广州这座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广州“泼天流量”的背后,有何深意?
对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流量的聚集地,往往也是机遇的所在地,而广州从来不是一座缺少流量的城市。
“泼天的流量”只是起点,用脚投票的“留量”才是答案——截至2024年末,广州常住人口达18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增长0.8%,占全省比重14.85%,稳居全省人口第一大市位置,平均每天有超过413位新市民落户。
广州为何对人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今天的广州,正在以实际行动作答。这里可以是临时驻足的驿站,更是安放理想的港湾;这里不但有刹那的烟火,更有四季常青的梧桐。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你不仅仅是过客,更是归人。

外企高管密集访穗,释放什么信号?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选择高确定性的投资方向,或许是抵御风险的一剂“良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在全球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的地方,往往意味着拥有更优越的营商环境、更完善的产业配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强劲的发展活力。
去年,广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同比增长27.4%,全国每新设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在广州。今年1-2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0家,同比增长4%。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25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广州连续第八年被评为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
透过外商投资广州的价值考量,我们看到一个更有信心的广州。

民企巨头为何持续加仓广州?
3月31日,随着落槌声响,背靠“全球第一独角兽”的抖音集团华南创新基地项目将落址于广州,这也意味着新“BAT”——字节跳动(ByteDance)、阿里(Alibaba)、腾讯(Tencent)将完成珠江畔的会师。
数字经济,是此次会师的关键词。事实上,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域,琶洲还汇聚了唯品会、小米、三七互娱、欢聚时代、趣丸科技等互联网公司。
这个春天,独角兽企业和科技人才再向广州“东南飞”,奔赴这片创新的沃土,奔赴这片机遇的蓝海。在广州,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格局,已然从目标变成现实。

抓产业项目,广州有多拼?
从无人驾驶网约车到无人驾驶“打飞的”,这些未来城市的科幻图景不仅在广州徐徐展开,也正从广州起步向全球输出,向世界递上一张名为“12218”的产业新名片。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低空经济和智能无人系统正是其中的代表。
蓝图谋定,看准就干!今年一季度,广州34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40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共开工156个,总投资约1124亿元。细数这批有“量”有“质”的开工产业项目,能看到传统产业“发新芽”、战新产业“生强枝”、未来产业“播春种”。

广州持续上新利好政策,带来什么机遇?
打好政策组合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与政策红利的叠加效应,正为广州注入新的发展势能。
“土地超市”的货架摆满机遇,“城市合伙人”的蓝图绘就未来,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政策效能持续释放,广州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持续增加。珠江潮涌处,广州正以政策创新的浪花释放改革发展的新动能。
策划/张浩、吴城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吴城华、贾政
题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组图统筹/申卉、徐锦昆
海报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乐怡、申卉
海报设计/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斌、张乐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