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黑客帝国”盯上亚冬会,中国强势通缉!|北京观察

时间:2025-04-16 19:03:00

“黑客帝国”:美方恶意攻击无处不在


4月15日恰逢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国警方当天正式披露了美国特工对哈尔滨亚冬会网攻窃密的内情,并决定对3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进行悬赏通缉。



哈尔滨市公安局在15日发布的“关于对3名美国网攻窃密人员的悬赏通告”中指出,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期间,赛事信息系统及黑龙江省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到境外网络攻击。经查,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的三名特工——凯瑟琳·威尔逊(Katheryn A. Wilson)、罗伯特·思内尔(Robert J. Snelling)和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W. Johnson)参与实施了上述网络攻击活动。


在15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在第九届亚冬会期间,美国政府针对赛事信息系统和黑龙江省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网络攻击,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防、金融、社会、生产以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性质十分恶劣。中方谴责美国政府的上述恶意网络行为。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报告显示,亚冬会期间赛事信息系统共遭遇约27万次网络攻击,其中63.24%来自美国(约17万次),且攻击高峰集中在2月7日至13日赛程关键阶段。2月8日攻击量攀至顶峰,重点针对赛事信息发布系统、抵离管理系统和收费卡系统等核心业务。


专家:窃密、破坏与实战演练三重目的


一场体育盛会背后,竟潜藏着如此激烈的网络攻防。时事评论员李伟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分析,美国国家安全局三名特工对亚冬会实施网络攻击,其动机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通过网络手段获取机密信息,包括赛事抵离人员的个人隐私及敏感数据,这是攻击者极为看重的目标。第二,蓄意破坏赛事的正常运行。现代运动会对网络依赖程度较高,一旦在核心系统上制造故障,势必对赛程乃至整体组织造成严重干扰。第三,美国特工也可能借此检验自身的网络攻击工具与技术,在关键场景中“实战演练”。


李伟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众多先进的网络攻击工具,惯于利用全球不同环境、场所和防护措施差异,对他国开展大规模、有组织且无差别的网络窃密和攻击。


事实上,长期滥用技术优势、肆意侵害他国网络安全,早已让美国成为“黑客帝国”的代名词。从震动全球的“棱镜门”,至近年不断被曝光的“泄密门”“前沿狩猎”等恶劣事件,大量证据表明美国一直在对全球网络进行攻击与窃密,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演变,其行为越发隐蔽,野心也愈加明显。不仅扰乱全球网络空间秩序,也严重损害他国主权与国家安全,威胁着每一位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益。



林剑强调,中方已通过各种方式就美网络攻击中国关键基础设施向美方表明关切。我们敦促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停止对中方实施网络攻击,停止对中方无端抹黑和攻击。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自身的网络安全。


李伟进一步指出,网络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国家核心利益,而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公开悬赏通缉三名美国特工,正是中国通过法律手段坚决维护主权和安全的具体体现。


“一旦涉及国家主权或国家安全,我们必然全力防范和反制任何境外敌对势力及反华势力的渗透与破坏。”李伟说。


网络安全即国家安全:防范境外渗透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年,今年恰逢《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五周年,以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生效一周年。


直新闻注意到,香港舆论普遍关注当前形势下的国安维护:一方面,反中乱港势力仍在暗中活动,持续利用“软对抗”手段破坏香港稳定,外国势力也未停止借香港阻挠国家发展,“乱源一日不除,香港难言长久安全”;另一方面,国际政经局势再度面临新一轮震荡,如何有效应对并防范潜在风险,对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市民都是一次严峻考验。


李伟指出,从网络安全角度看,互联网并非真正“无国界”,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紧密交织,不少人往往疏于防范。网络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国家安全更与公民个人安全息息相通。


李伟强调,境外反华势力与境外情报机构借助网络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图谋干扰内地与香港的稳定与发展,日益猖獗。无论在香港还是全国范围内,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多变的情况下,能否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直接决定了国家主权与社会秩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每一位公民都应增强警惕,认清外部反华势力、境外情报机构可能发动的网络攻击或渗透意图,自觉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特别是网络安全部门的工作,在维护个人网络权益的同时,也为捍卫国家安全尽一份责任。”李伟说。



作者丨田鑫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黄海宁

监制丨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