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破局、产品创新,交通银行养老金融生态“上海样本”再升级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金融不仅是应对社会变革的战略选择,更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已逐渐成为社会焦点。
上海银发人群有哪些具体需求?金融服务又怎样与养老生活深度融合?作为唯一总部在沪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给出的答案是,围绕上海银发人群的“医、食、住、行、游、养、学”等核心生活场景,积极创新金融模式和产品,加强多方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居家为主、医养结合、社区支撑的养老生态。
具体来看,发力金融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养老金融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破局方向。此外,多方共建也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生态圈形成新的合力。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对产业的金融赋能和对普惠服务的金融助力。“多箭齐发”下,交行养老金融生态“上海样本”再升级。
在上海,交行携手“国融乐养”,匠心打造交行微信小程序“乐龄健康”板块,聚焦银发人群智慧康养需求,通过数智化赋能机构、社区、居家服务全场景,实现银发人群健康管理、就医陪诊、居家守护、机构照护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全覆盖,实现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发力金融与养老深度融合
当前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革,金融与养老的深度融合已超越金融行业传统业务范畴。如何让金融工具成为守护全民"老有所依"的坚实底座,在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生态?
针对银发人群的需求,交行正围绕其“医、食、住、行、游、养、学”等核心生活场景,着力构建和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生态圈,从金融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找到养老金融的破局方向。
例如在“医”领域,银发群体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子女没空陪、护工费用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交行积极响应由上海市民政局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创新推出沪上首个“助医陪诊支付优惠补贴”专项活动,上海地区交行客户可通过交行小程序“乐龄健康”板块预约国融乐养就医陪诊服务,由专业陪诊师陪同完成“挂号-就诊-付费-取药”全流程,还可代办问诊、买药、取报告,让更多长者享受“就诊有陪护、支付有减免”的双重安心服务。除银发人群外,该服务还支持孕妇、白领、异地陪诊服务。
此外,针对群众看病时的排队难题,保障困难群众就医,交行创新推出了“极简申办、普惠全民、充分保障、先用后还”的“信用就医”服务方案,有效化解“手中无钱难住院”,实现“没钱也可先救治”,不仅通过率高,而且利率远低于传统信贷产品,并提供免息期和延期、分期还款等功能。
在“养”方面,上海地区交行客户可通过交行小程序“乐龄健康”板块预约国融乐养的居家专护、健康助浴等服务,由专业机构提供8小时/24小时居家陪护,涵盖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特定疾病的专科专病护理。还可以建立线上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评估,特别针对营养和睡眠管理,实现线上评估和健康数据跟踪提醒,实现全面健康管理。
多方协同共建养老生态
养老金融的另一个破局之处还在于多方共建下的协同创新,将相关部门的制度保障、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产业实体的服务能力有机整合,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养老支持网络。
交行在养老金融领域同样关注多方协同共建养老生态圈。除了“乐龄健康”小程序,与交行共建养老生态圈的合作伙伴还逐渐拓展到支付机构、老年助餐机构、老年大学等。
例如在“食”方面,交行与支付机构和老年助餐机构紧密合作,推出就餐消费优惠活动。长者将交行社保卡绑定支付平台后可领取优惠券,在指定社区食堂或老年助餐机构消费即可享受立减。
在“游”方面,交行携手携程老友会,为50岁以上交行客户提供专属旅行服务和消费优惠。客户注册携程老友会后,可领取出行权益;在携程平台选择心仪酒店、旅行套餐等,购买指定旅游商品时,交行提供支付优惠。
在“学”方面,交行与各地各级老年大学紧密合作,将老年大学课堂直接搬进银行网点,将网点打造成爷叔阿姨们的“社交新天地”。
当前时值老年大学春季开学季,交行联合老年大学一道开展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如上海莘庄支行联合闵行区老年大学,在网点设立“银龄幸福照相馆”,邀请学员们前来拍照打卡;上海金山支行联合金山区老年大学,将新学年的八段锦班开班仪式设在新挂牌的社会化教学点——金山支行营业部;上海崇明支行邀请崇明区老年大学十余位老师及学员至网点参加手工包制作沙龙活动;上海松江支行的云间交心课堂的非遗文化体验课别出心裁,将流传千年的漆扇工艺与金融防诈知识相融合;上海嘉定支行与嘉定镇街道携手为成人学校的老年学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AI课程,解锁AI“生活魔法”的同时,提醒老年学员防范更具隐蔽性的虚假视频通话、AI合成声音等诈骗手段。
此外,交行还在推进建设线上长者学堂,让更多长者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各地老年大学的丰富课程,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提供金融反诈专题课,帮助老人守牢“钱袋子”。
金融之力助养老服务普惠可及
“银发浪潮”下,当前民生保障的新范式也正在被重塑。金融机构一边致力于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养老服务和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边也积极推进产业赋能,助力更多养老服务供给能够普惠可及,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发展中国式养老事业贡献金融力量。
除了共建养老生态圈,交行还不断提升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如交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的“养老批次贷”,以“政府+担保+银行”政策性融资服务联动,有效破解民营养老机构轻资产、缺抵押的难题,为养老机构注入金融活水。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交行已经建立了跨领域、跨客群、跨年龄段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将“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作为养老金融的发展愿景,从产品友好、渠道友好、服务友好、队伍友好、生态友好五个方面助力长者客群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生活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交行也广泛关注赋能养老产业、深耕养老金金融等诸多方面,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和产品金融供给质效。
上述提及的“养老批次贷”是交行“多元融资支持+全链服务赋能”产融结合模式下的一个缩影。围绕养老机构建设与改造、老龄用品制造、智慧康养服务等养老产业核心领域,交行通过“股、贷、债、租”等金融工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此外,交行首批获得年金和基本养老金业务资格,全面支持社保卡“一卡通”建设,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综合服务”一站式个人养老金服务,多方支持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面对复杂多元的养老需求,经过数年探索,当前交行已经建立了覆盖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金融、养老消费金融和金融服务适老化提升五大领域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全面融入全社会养老生态。
在资本效率与民生温度的平衡之间,养老金融的新范式日渐清晰。当养老需求与金融供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频共振,我们构建的不仅是抵御“银发浪潮”的防波堤,更是通往“老有颐养”理想社会的渡桥。
交行表示,将持续厚植金融为民情怀,围绕银发人群养老需求,与社会各界一道,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生态圈,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