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分包履约风险有哪些

时间:2025-01-13 01:29:34

分包履约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无效的风险

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如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或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可能导致分包合同无效。

分包合同内容、形式不合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完成,未经业主同意的分包等,也会导致合同无效。

行政处罚的风险

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将面临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处以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等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民事责任的风险

因分包合同无效,如果发生分包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或造成总包合同工期延误等问题,总包单位需向业主承担全部违约及赔偿责任。

如果分包人不具有用工资格,总包方还需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工伤责任的风险

分包人不具有用工资格,总包单位将承担该分包人招用的民工的工伤责任。

法律诉讼的风险

分包人可能会利用总包方的管理漏洞,进行违法分包或转包,导致法律纠纷。

分包方可能会故意拖欠工资、冒用总包方名义对外采购欠帐或签订合同纠纷,引发诉讼风险。

其他风险

转包及肢解后分包或分包人再次分包的风险,可能导致工期、质量及安全问题,并造成实际损失远大于管理费。

挂靠或允许他人借用本企业的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风险,可能导致施工企业重大损失和巨大的法律风险。

分包合同订立不规范,缺漏必备条款的风险,可能导致履约过程中出现纠纷。

以包代管的风险,即总包单位在分包过程中未能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导致工程质量、进度等问题。

业主指令分包风险,即总包单位需按照业主指令进行分包,可能引发业主与分包单位之间的纠纷。

以上风险提示了分包履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承包单位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严格审查分包人资质、签订合法规范的分包合同、及时行使合同权利等,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