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工程 保定市发布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建设成果
6+N产业体系,特色专科引领,6个合作方向,医产研教数养融合发展
一号工程 保定市发布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建设成果

国际医疗基地规划展览馆。 曹云鹏 摄

国际医疗基地内,正在建设中的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项目。 杨帆 摄
保定晚报讯(记者宋歌)4月24日,2025生命健康产业(保定)创新发展大会发布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建设成果。
作为我市“一号工程”,国际医疗基地是保定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保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布局。
五年来,国家分5批次在全国布局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涉及河北省共5批、落地8个,保定在第3批次落地2个,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均落位于国际医疗基地。
围绕医院建设,国际医疗基地发展医疗相关产业,聚焦医学研发,推动医护人才培养,探索数字医疗,开展康复康养,最终实现特色专科引领,医产研教数养融合发展。产业定位聚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康复康养、细胞基因等六大主导产业和会议会展、医药研发、医疗服务、医美整形、保健食品等关联衍生产业,形成6+N的产业体系。以站医一体、医产共荣、自然疗愈的健康中国建设先行区为目标,聘请全球顶级团队编制城市设计方案,明确了23.3平方公里的建设范围。远景规划建设医院床位约10000张,建成后区域内可辐射20余个周边城市居民就医需求,承接6000万/年北京异地就医需求。截至目前,与京津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医联体20个。
国际医疗基地位于保定市主城区东部,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高铁、雄忻高铁贯穿其中,是区域重大交通枢纽,具有陆、铁、空立体交通完全覆盖的优势。启动区位于片区整体规划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6150亩。目前,重点推进项目进展顺利: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总投资约17.4亿元,建筑面积约7.31万平方米,2024年1月3日开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投资26.3亿元,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床位1000张,预计6月投入使用;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投资31.4亿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床位1100张,工程进度与儿童医院同步推进,同步投入使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1277亩,核心区规划面积481亩,主要布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器、康复医院、康养公寓等,拓展区规划面积796亩,主要布局老年用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康养膳食等生产项目。
作为保定市国际合作的“新名片”,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在德国、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进行访问,推介保定国际医疗基地,在医疗资源导入、医护人才培养、外国质量专家引进、国际合作交流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署系列合作协议,为医疗基地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力。2024年11月15日,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检查保定分中心正式揭牌,为保定市全力打造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再添新翼。
入驻国际医疗基地的项目,在享受省、市各类政策的同时,可全面享受保定国家高新区各类优惠政策,重点在产业招商、人才引进、创新鼓励等方面予以支持,重大投资项目可“一事一议”。合作方向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特色专科医疗资源导入,二是医诊相关产业资源导入,三是医诊配套产业合作,四是医护人才培养与医学科学研究,五是共建智慧医疗中心,六是共建生命健康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