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
作者:朱钰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这些案例有的顶风违纪,在党的二十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有的隐形变异,到内部场所吃喝、以学习考察名义公款旅游;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这份典型案例的曝光,是向全社会的宣示: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
正风肃纪需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高压态势下仍铤而走险,归根结底是思想防线出现了裂缝。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才能在作风上务实、行动上有力。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作为改进作风的“铁规矩”、规范行为的“硬标尺”。同时,警示教育也不可或缺,通过以案示警、以案促改,让党员干部思想上绷紧纪律之弦——“破法”始于“破纪”“失足”源于“失心”。
正风肃纪需抓住“关键少数”。“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想管住他人,首先要管住自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在“四风”问题上率先垂范,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特权思想,用如履薄冰的定力抵制政绩冲动,对“饭局陷阱”“人情围猎”坚决说不,只有真正成为党纪国法的忠诚捍卫者、优良作风的自觉践行者,才能带动党员干部队伍焕发新气象,为实现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注入持久动力。
正风肃纪需扎紧制度的“铁篱笆”。纪检监察机关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构建政治生态全周期管理场景,实现风险感知、动态监测、实时预警与深入分析,并以“问题清单+风险等级”模式精准派发监督任务,对重点对象及关键领域开展靶向监督,推动监督管理提质增效,为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保障。同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形式主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迁就,以严厉的制度之网截断形式主义滋生的渠道,从源头上为基层减负筑牢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