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西宁植物园邂逅春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大地万物之上,草木摇曳、虫鸣鸟叫,西宁植物园的一天就这样被唤醒了。
最早与它打个“照面”的可能就是早起晨练的人们,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每天与它“不见不散”的晨练人惊喜地发现,这座隐藏在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正以“每天一个样”的变化积蓄能量,只等“五一”假期惊艳亮相,给熟悉它的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眼下,这座位于西山脚下的综合性国家植物园正在迎来一场“提质改造”,改造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五一”假期正值市民出游高峰期,来到这里的市民都能看到什么呢?对此,记者深入西宁植物园进行探访,得到的答案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五一”假期市民可以来这里邂逅春天。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各种花卉、邂逅独特盆景、增长园林知识,还能踏春登高游玩、与小鸟儿“撞个满怀”。

看点一:
赏花、赏树、赏“生态”
你知道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七类吗?你知道每个生态系统都有“专属于”它的植物吗?您想知道的答案将会在“五一”假期即将全新亮相的生态科普馆里得到解密。
走进西宁植物园大门,位于左手边的生态科普馆一定会成为每位西宁市民必来之处,尤其是对植物和花卉感兴趣的人。据悉,依托原有的28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这里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祁连山生态功能区、柴达木盆地生态功能区、青海湖流域生态功能区、河湟地区生态功能区等青海省五大生态功能区为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建设了亚高山竹林区、热带荒漠区、热带雨林区、湿地区、食虫植物区五个植物展示区,每个区域代表性的植物被栽种在这里,有些甚至是在西宁首次亮相的,包括高山杜鹃、紫竹、曼陀罗、多肉植物猴尾柱、棕榈树、狼尾蕨、南洋杉、加拿利海枣等250余种。如果您想了解青海的独特植物,这里还有一面科普墙,展示了我省祁连山、青海湖、三江源等地区的特有植物种类,是一个学习植物知识的好地方。
此外,“五一”假期期间,生态科普馆还将举办首届“春不晚”大型兰花展,届时包括蝴蝶兰、兜兰、国兰在内的50多个品种的兰花将纷纷亮相,为西宁植物园增添节日氛围。同时,经过一个月的加班加点,植物园对南侧原有废弃的加压泵站进行了拆除后复绿,提升了近4300平方米的绿地开敞空间,栽植苹果树、大丁香、青海云杉、山桃、榆叶梅、紫叶稠李、品种丁香等各类乔灌木100余株,种植小丽花、木春菊、蜀葵、雏菊等各类花卉700平方米,铺种草皮近3000平方米,为市民新增了一道亮丽的园林风景。
看点二:
来盆景园看“盆景”
以前提到西宁植物园,西宁人记忆犹新的是这里有个盆景园,里面的盆景造型独特。如今这座盆景园也进行了提升改造,“五一”假期也将重新开放和西宁市民见面。
沿着西宁植物园中的游步道向西走,不一会的时间就来到改造后的盆景园。盆景园门前,一株精心修剪过、造型独特的榆叶梅以“婀娜的身姿”探出“头”来,仿佛迎接着来到这里的游客。盆景园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这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手法,园中既有北方园林特色的山、水、石、树,又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亭、廊、台、榭、桥;这里的盆景以川派、扬派、岭南派、西北地区精品的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为主,就连里面栽种的花卉,连翘、榆叶梅、白玉兰等植物也都造型独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看点三:
各种专类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植物专类园具有特定的主题内容,是以具有相同特质类型植物(种类、科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利用价值等)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观赏为主,兼顾生产的一种园林形式,这种专类园在西宁植物园可谓屡见不鲜,“五一”假期,这些经过工作人员精心打造的专类园也将以全新面貌展示给市民游客。
沿着游步道继续向前,一座座植物专类园映入眼帘。高原明珠的丁香花,数十个品种近万株丁香花异彩纷呈,青海本土的紫丁香、羽叶丁香、华丁香、小叶丁香,单瓣、重瓣、卷瓣、宽瓣,大花、小花各类丁香季相搭配;松柏园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蔷薇园中,山杏、榆叶梅等花卉争奇斗艳;中藏药植物专类园中,大黄、羌活、麻黄、荨麻等中藏药有些已经“探出头来”;经济作物植物园中,辣椒、菜瓜、土豆等农作物分区域种植,一些新芽生机勃勃……
此外,西宁植物园的游步道周边花卉景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改造。葡萄风信子、向日葵、薰衣草、扁叶刺芹、澳洲狐尾40多种花卉百花齐放,一定让前来的游客、市民不虚此行。(记者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