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亩均产值四十万,这里的大棚不简单

4月2日,王琰璞在大棚里查看君子兰长势。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一座大棚亩均产值能达到多少?在承德金稷家庭农场,答案是40万元。4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小三岔口村的大棚里,一探究竟。
村东头的三座大棚,外观与其他大棚无异。进入大棚,首先看到的是高1.5米、直径分别为1.2米和6米不等的9个圆形鱼池。小鱼池内,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锦鲤欢快游动。大鱼池水面看似平静,撒把饵料,成群的鲈鱼瞬间从水下涌上来。
鱼池旁,大叶芹等山野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但这些山野菜没长在土里,而是长在一块块绿豆大小的石头里。
“这可不是普通石头,而是用火山岩等制作的复合矿物基质。”农场负责人王琰璞指着连接鱼池和菜地的水循环系统介绍,鱼池水引入菜地后,复合矿物基质和植物根系会留下鱼的排泄物及饵料残留,通过矿物和微生物协同氧化技术,变成山野菜生长所需的养分。过滤后的清水再注入鱼池,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既降低了成本,又达到节水目的。
地面种菜,池中养鱼,头顶空间也没闲着。大棚顶部被爬藤网占领,上百棵葡萄树发新枝长新叶,争先恐后地往上爬。
葡萄架旁,温湿度测量仪实时显示数据变化。“这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葡萄新品种,口感好、品质佳,采摘价格在每公斤100元左右。”王琰璞说,北京专家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葡萄生长状况,并给予技术指导。
绿色立体循环种植养殖模式,不仅让大棚空间利用率倍增,还极大提高了产值。
“水是山泉水,养出的鲈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做生鱼片,每条最高能卖到百元。”王琰璞说,这座占地2亩左右的大棚,可年产鲈鱼近万条、山野菜2000公斤、葡萄2500公斤,产值80多万元,亩均产值40万元。
走进另外两座大棚,上万盆君子兰整齐排列,叶片油亮。“各个品种的君子兰在这里都能找到。我们精心培育了6000多盆种兰,是目前承德最大的君子兰繁育基地。”王琰璞说。
大棚外,统一流转的150亩土地已种满老山芹等山野菜;刚刚建成的山野菜馅饺子加工车间,年加工能力600吨的生产设备即将安装。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经营不善而撂荒的药田,承包者连村民的地租都付不起。”大庙镇党委书记于健说,2023年,随着金稷家庭农场落户,不仅闲置土地得以盘活,每年还带动村集体和百姓增收50多万元。
今年,该镇计划对农场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将闲置的民居、村幼儿园改造为特色民宿和科技小院,力争把农场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