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举措打造高原冷水渔业产业基地
时间:2025-04-23 16:02: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十四五”以来,青海充分发挥黄河冷水资源与区位优势,构建以三倍体虹鳟养殖为核心,涵盖孵化、育苗、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现代渔业体系。2024年,青海冷冻虹鳟鱼及深加工产品出口额达3.2亿元,同比增长9.7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90%以上,出口市场从俄罗斯拓展至蒙古、墨西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青海通过配置水下摄像机、养殖水质自动化监测、自动吸鱼泵、分鱼机和计数器等设施装备,建成涵盖养殖水体在线监测、智能装备控制、生产管理决策、综合物料保障、饲料精准投喂、养殖数据服务等6大系统的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极大地提升了养殖生产效率。率先构建高原水库三维水质模型,实现对网箱养殖区域水温、水质等参数的精确模拟与预测,针对性提出养殖网箱布局优化、养殖容量动态调整、轮休轮养等管理对策。目前,青海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已接入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为全国水产养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渔业+互联网”经验模式。
此外,青海建立对企业养殖环境、养殖过程、成鱼品质全链条监控监测体系,从养殖容量、网箱建设、种苗引进、饲料投喂、技术标准、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进一步夯实了绿色发展制度保障。联合海关部门搭建鲜活农食产品出口“绿色查验通道”,综合运用“企业管理+现场监管+后续核查”方式,指导开展隔离检疫、场所消毒及现场检疫,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出口货品顺畅通关。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