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八桥镇:“双网格”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日前,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工作案例《“双网格”同向发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获评全市“双网格”镇街优秀案例,并在全市“双网格”改革推进工作相关会议上交流发言。这是大渡口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镇街,体现了八桥镇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双网”协同
绘制“最美桥下空间”
大渡口区八桥镇丽景社区的双龙桥下,曾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成了居民口中的“最美桥下空间”。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一次网格群里的“闲聊”。

“双龙桥下面道路不平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能不能整修一下,再增加点儿童游乐设施?”此前,一位居民在网格群里提出建议。很快,这个提议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通过线上线下的意见征集,社区与相关部门携手,将这片不起眼的桥下空间改造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美丽空间。这一案例在今年1月获《光明日报》报道,成为了八桥镇基层治理的佳话。

“看,这就是咱们社区的力量!”一位带着孩子在双龙桥下新建的游乐设施上玩耍的家长自豪地说,而这背后,离不开八桥镇“双网格”治理体系的高效运作。
据介绍,八桥镇通过划分实体网格149个、线上网格217个,实现了线上网格100%覆盖实体网格。同时,充分发挥“三员两长”的作用,不断吸纳社会各方力量进圈入群,形成了“3+2+N”的“双网格”力量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双网格”议事工作有人带、有人跟、有人管,切实推动了“双网格”议事机制的有效发挥。
此外,八桥镇还创新“12351”双网格治理体系,建立了“镇一社区一网格”三级工作体系,采用“走访、收集、协商、办理、反馈”五步工作法服务群众。对事件按照简单、一般、复杂进行分类处置,形成了闭环管理机制,使民生问题办理更加高效。
群策群力
浪潮体育公园焕新颜
在八桥镇的双城社区,一抹绿色正悄然绽放,那是居民们通过“双网格”议事平台共同参与、协商议事的结果——浪潮体育公园。时间回溯至2024年初,社区网格群里的一条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小区旁的绿化带成了垃圾堆,这可怎么办?”面对这一问题,社区网格员迅速响应,利用“双网格”议事机制,不仅将问题迅速反馈给社区和相关部门,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议事会。

“大家有没有好办法?既能清理垃圾,又能让这片地方变得美观实用?”网格员在群里抛出了议题。居民们纷纷响应,有的建议种树,有的提议建健身设施,有的建议将其打造为小公园。最终,八桥镇与区城市管理局携手,根据社区公园规划,让这片曾经的“垃圾堆”华丽转身,成为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浪潮体育公园。
八桥镇依托“民生服务团”“八桥蚁家”等志愿服务力量,打造了围炉议事、小院议事、圆桌议事等“一社区一议事品牌”,构建线下服务处置的群众议事阵地。2024年,八桥镇成功打造了丽景社区“连心桥”、常嘉社区“一家亲”、双城社区“小院+”、凤阳社区“缘心圆”、万有社区“万有引力”等5个网格驿站。

“我们还创新打造了‘德分宝’公益积分管理平台,居民可以通过打卡日常任务、开展信息收集、参加‘双网格’议事活动三种方式累计积分。”八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积分可在“德商联盟”超市兑换奖励,形成“付出、积累、回报”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德分宝平台注册人数达8.2万人,实现了由“要我管”到“我要管”的转变,居民参与“双网格”议事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了,还能积分,以后我更要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了。”
分类处置
快速响应居民诉求
在八桥镇逸景社区所辖的半岛逸景·乐园公租房小区,曾经的安全隐患让居民们忧心忡忡。作为一个拥有5个组团、50余栋楼、约1.98万套住房的大型居住区,随着居民入住率的提高,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其中,高空抛物现象和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尤为让居民们担忧。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八桥镇在线上网格群征求居民意见,线下召集党员代表、居民骨干在“一家亲”网格驿站议事。经过协商,达成了通过增加智能监控来加强片区安全管理的建议。最后,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00余万元在公租房关键区域安装了400组具备安全巡查、高空抛物追溯等功能的高清摄像头。
而这只是八桥镇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从收集民情、汇集民智到疏导民情,八桥镇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用多元化的方式搭建起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值得一提的是,八桥镇还组建了由镇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构成的90余人信息快速感知专项队伍,通过网格微信群等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同时对受理事件进行分类处置,让居民诉求在圈群中第一时间被发现,情况第一时间被感知,问题第一时间被解决。
2024年以来,网格员网上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196条,发现安全隐患321起,及时进行办理反馈,真正实现“小网格”保障“大安全”。
八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双网”赋能的协商议事机制,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参与的力量,共同绘制出属于八桥镇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通讯员 赵兹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