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助82岁老人重获“心”生
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联合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82岁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展现了该院在急危重症心脏手术领域的综合救治实力。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82岁老人命悬一线,多学科联手破局
82岁的和爷爷4年前曾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治疗,1周前再次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经检查,其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达90%,面对如此高龄且复杂的病情,心脏外科副主任张伟立即联合多学科会诊,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然而手术比预期更复杂,打开心包后发现患者心脏收缩极其微弱,血压难以维持,心脏濒临停跳边缘,这对团队技术、应急能力及设备支持都是严峻考验。

危急关头,团队果断决定:立即启动体外循环支持,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三步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一级救援:体外循环快速建立,稳住循环基石
体外循环组10分钟内完成装机,在麻醉的生命支持下,手术医生迅速建立体外循环,使其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保障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确保全身灌注稳定,为后续血管吻合创造安全的手术环境。

二级强化:IABP技术实时护航
心内科在术中同步为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通过反搏泵驱动和控制,在心脏舒张期充气,收缩期放气,显著提升冠状动脉血流灌注、降低心脏后负荷,为脆弱的心肌提供主动支持,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
三级防御:持续血液净化,守护肾功能
重症团队24小时内动态监测心、肾、肺功能,持续血液净化(CRRT)联合血流动力学管理,实现精准容量控制与内环境稳定,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为整体康复扫清障碍。
术后精心护理,重燃生命希望
术后第3天撤除IABP;第4天拔除气管插管;CRRT治疗7天后病情逐渐平稳,转入心脏外科。医护团队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从简单的呼吸锻炼到床边坐、立、慢走,逐步帮助老人恢复心脏功能和肢体力量。护理团队也时刻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和大爷出院时向心脏外科医护团队深深鞠躬:“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心,更守住了我的命呀!”
张伟副主任表示,在当前晋东南地区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中,82 岁的和大爷年龄大、病情复杂、手术难度极高。手术的成功、患者的康复离不开麻醉团队精准调控血流动力学,体外循环组确保设备高效运转,心内科的及时保障,重症监护室的全程精细化配合以及心脏外科医护团队的日夜守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以其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而成为“国考”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此次手术从“非体外循环”到“体外循环+IABP+CRRT多技术救援”,体现了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脏团队面对术中突发危机的快速决断力、多学科协作执行力与危重症综合救治实力。今后,心脏外科将继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来源:长治市人民医院)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