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华化学董事长张华:以绿色创新与数字变革引领全球化学品产业升级丨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

时间:2025-03-31 11:53:00

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处,福华化学用20年时间将“化工”与“绿色”这对看似矛盾的词汇熔铸成行业标杆。作为全球农化20强企业掌舵人,张华以科学家的严谨与企业家的胆识,带领企业走出“循环经济+数字智能+责任担当”的特色发展之路。

从默默无闻到草甘膦产能全球前三、输出行业碳足迹标准并寻求国际互认,这家企业如何破解高耗能行业转型难题?记者对话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张华,用他的视角看福华化学20年的发展之路

垂直一体化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竞争新标杆

站在福华化学中央控制室,张华轻点屏幕调出磷矿开采实时画面:数字孪生系统将地下300米作业场景精准映射,伴生的铅锌矿石正通过新技术提取高纯金属。“传统化工把资源当‘消耗品’,我们视其为‘流动的生命体’。”他提出的“元素经济学”,让氯、氢、磷、钠等元素在循环产业链中重生,磷资源利用率达99.8%,2020年以来创造碳排放履约盈余约86万吨。

张华称自2007年成立以来,福华化学始终秉持“实业报国”理念,更深层的变革藏在产业链设计中。福华打造的“矿产-化学品-新材料”垂直循环体系,让每吨矿石创造10倍传统模式的价值。投资1.5亿元的铅锌萤石选矿厂从设计到投产仅用18个月,投资3.5亿元的磷矿选矿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将于2025年9月正式投产,黄磷生产尾气净化技术使单吨碳排放下降40%。

公司依托9040万吨盐卤矿、7300万吨磷矿及伴生资源储量,形成400万吨/年矿产开发能力和350万吨化学品产能,其中草甘膦产能全球前三。通过氯、氢、磷、钠四大元素闭路循环体系,实现磷资源利用率99.8%、氯资源利用率92%的行业突破,每年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量达排污许可限值的70%,六年蝉联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绿牌)。

2023年,公司创新研发的“制碱行业‘盐泥烟气脱硫’无废模式”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推动碳排放履约盈余6.8万吨。2024年联合7家龙头企业成立植保行业首个低碳联盟,主导制定行业绿色标准,发布两份碳足迹排放标准,标志着中国农化企业从环保践行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科技创新矩阵:构筑全球研发核心竞争力

福华化学构建“1+5+N”全球化研发网络(1个中央研究总院、5个分院、多个联合平台),累计获得14项国内首创技术。在草甘膦母液资源化领域,公司突破膜处理技术瓶颈,实现磷元素高效回收并衍生氯甲烷、甲缩醛等副产品。

“该技术被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列为行业环境保护重点支撑技术,年创环保效益超10亿元。氯乙酸法制甘氨酸清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生产成本降低20%;PSA变压吸附技术使氯甲烷回收率提升至98%。”张华表示这些数据的背后意味着公司巩固西南地区氯碱产业龙头地位,科技创新矩阵已经成效卓著。

此外张华表示,福华也积极对外开放合作,通过“福赢模式”“福高研究所”等跨国合作机制,公司与赢创、科莱恩、日本高化学等国际巨头在磷系阻燃剂、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深度绑定。目前储备湿电子化学品、PVDF(聚偏氟乙烯)等尖端技术,规划建设20万吨工业级双氧水、2.5万吨PVDF等项目,为进军千亿级新材料市场奠定基础。

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21亿重塑智能制造体系

2022年启动的“福智”数字化转型工程,以21亿元投入重构生产与管理体系。通过SAP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完成离子膜烧碱、草甘膦等10套核心装置自动化改造,削减重大危险源10个、减少现场作业人员400余人,向“智能化无人”目标迈进。

“目前旗下福马公司“数字孪生矿体开采平台”获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川公司荣膺四川省“绿色矿山”称号。”张华称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生产装置的自动化升级改造与控制系统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引入德勤管理咨询的专业力量与SAP全球先进的管理理念,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4年,“福智项目”斩获鼎革奖,印证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公司构建“两地三中心”数据运营体系,实现管理透明化、生产可视化、运营数字化三重升级,为全球化学品行业提供“中国智造”范本。

迈向全球领军:绿色化学赋能可持续未来

面对全球产业变革,福华化学明确“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加码生物农药、电子新材料等高端领域。计划三年内将新材料业务占比提升至30%,通过15.5万吨电子新材料项目打开增长空间。作为产品覆盖80国的国际化企业,福华正以开放姿态深化与先正达、住友化学等跨国巨头的合作,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

“化学服务人类美好生活”不仅是企业使命,更是行动指南。福华化学将持续践行“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发展哲学,向着全球创新驱动型综合化学品领军企业的目标全力进发。

从三线小厂到全球巨头,福华化学的蜕变印证真理:绿色不是成本,而是核心竞争力;责任不是负担,而是永续发展的根基。站在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现场,张华眺望长江: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即将打破进口依赖,磷系阻燃剂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氢能加注网络正在川南城市群铺开。“这里将崛起全球领先的绿色化工基地,我们要证明发展与保护可以同频共振。”

暮色中,厂区光伏板仍在吸收能量,数字大屏上的数据流奔涌不息。对于这位元素周期表的解读者而言,每个化学符号都是书写传奇的笔画。正如他所言:“真正的循环经济,循环的不只是物质,更是永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在双碳目标的星辰大海里,张华正以科技为笔、责任为墨,续写中国化工的绿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