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今年将整治109条背街小巷,新增30座24小时开放公共卫生间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实现城市一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打造“温暖城管”品牌的应有之义。4月17日上午,新黄河记者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济南将完成109条基础较差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持续提升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新增30座24小时开放公共卫生间。
发布会上,济南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真介绍,构建“温暖城管”品牌,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需要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2025年,济南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按照“四个一”总体工作架构,全面提升济南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2024年以来,市城管委办公室统筹生态、住建、城管、交通、水务、园林6个牵头部门,在全市16个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形成了一批优秀成果,提升了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2025年,在巩固深化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城市管理问题主动发现、及时整改力度,持续强化城市管理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由主城区向城市全区域覆盖,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管理,持续坚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方向;策划主题活动,加快成果转化,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效能;强化标准引领、法规支持等保障措施,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切实做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治理。今年启动了693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提升三年行动,2025年主要完成109条基础较差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争取年底前全部达标,同步建立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优化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完善“全覆盖、一体式、差异化”道路保洁作业模式,推出“错时保洁法”,夜间实行全覆盖、无死角机械化保洁,白天以人机结合快速捡拾和应急处置为主,最大限度还路于民。提升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新增30座24小时开放公共卫生间。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试点工作,以群众“家门口”的公共空间作为整治重点,推进“微整形”、畅通“微循环”、建设“微场地”、优化“微服务”,以“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事。加强极端天气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优化应急预案,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全市清雪除冰工作水平。持续开展“温暖城管·满意清疏”7项行动,高质高效开展开放式小区楼房化粪池清疏工作。持续开展“照亮回家路”专项行动,及时解决“有灯不亮”问题,彰显城市管理的“温暖”。
记者:陈雪碧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