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为报,给你们刻了名章……”26枚印章刻下医患浓情的双向奔赴
“无以为报,给你们刻了名章,以表示我们夫妻俩对你们的敬重!”近日,在妻子因乳腺癌去世一个月后,翁叔(化名)终于将26枚印章,连同自己手写的26封感谢信,交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医护人员手中,以感谢医护人员在妻子生命的最后关头对她无微不至的照护。
护士长杨葵花用篆书写下“保重”二字,印上印章,回赠翁叔。医学有时无法改写生死剧本,但医患浓情却能用绝望刻下希望,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枕头要垫高15厘米”
去年8月8日,69岁的林姨入住中山一院南沙院区,乳腺癌多发转移,她的病程已进展至终末期。普外三科林颖教授、张赟建教授、邵楠副教授、单臻副教授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镇痛方案,每日进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区护士长杨葵花特别将患者调整至单人病房,并建立专用的护理记录本,详细监测每日进食量、体位角度等数据。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杨葵花把林姨的枕头垫高了些,并在记录本里特意写着“枕头要垫高15厘米”,让交班的护士能清楚知道她的需求。
一次输液后,林姨感到很不舒服,杨葵花一边帮她护理,一边用话语开导她转移注意力,“我们看看窗外的云吧。”林姨抬头望向窗外,专注地看着天空中的白云朵朵,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时间仿佛静止了。
在病房里,翁叔睡在林姨的床旁陪伴她,一条卷尺一头绑在翁叔手腕上,一头连着林姨的病床,林姨需要帮助时就扯扯卷尺——这是他们的连接“纽带”。“她从不看手机,也不看电视,说是两个人静静待着就好”,翁叔回忆道。“当我们并肩,好像什么都不害怕了。”

“每天把精神寄托在刻印章上”
去年10月,林姨最终遗憾离世。“她生前让我给你们这些好人刻名章,留作一点念想。”翁叔在感谢信中说,妻子离世后,他“失眠更重了”“每天把精神寄托在刻印章上”,赶在妻子辞世一个月之际完成她最后的心愿。
翁叔根据妻子遗愿,选用石料,对照值班表名单刻了26枚姓名章,每一枚章除了姓名之外,还在另一头刻了“仁心仁术”“吉祥如意”“大爱无疆”等字,另附26封手写致谢信。他在信中解释说,医护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他所做的这些,既是对医务人员付出的回报,也是祝愿他们一生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们将最珍贵的青春时光缝进患者的生命里。”翁叔在信里深情地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赞颂。他还不忘叮嘱,希望护士姑娘们能找到好人家。“希望护士长能多多关心姑娘们的未来,这也是我妻子生前的心愿。”翁叔还特别“表扬”邵楠医生,“我妻子虽然不是你的病号,但是你每天巡视她许多次……”
“大家都感动哭了。”接过翁叔的印章和感谢信那一刻,照顾过林姨的医护人员久久不能释怀。

杨葵花用篆书写了大大的“保重”两个字,同时将翁叔刻的印章盖在上面,装裱好回赠翁叔。“医学或许无法改写生死剧本,但医患携手却能用绝望刻下希望,让每个生命都能带着尊严谢幕。”杨葵花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彭福祥、潘曼琪、章智琦
图片由医院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魏丽娜